名曲導聆(一):古典時期器樂曲

交響曲

莫札特第 40 號交響曲 KV 550 第一樂章

呈示部

  • 第一主題:G 小調
  • 第二主題:降 B 大調

發展部

再現部

Mozart Symphony No.40, Mov.1

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,作品 67

又名《命運交響曲》,創作於 1804-1808 年間,為著名作家暨音樂評論家 E. T. A. Hoffmann 稱為最重要作品之一。為典型的古典時期交響曲,有四個樂章:

第一樂章:奏鳴曲曲式

  • 呈示部 (0:00)
    • 第一主題 C 小調:動機 (0:00)
    • 第二主題降 E 大調:法國號動機引入抒情樂思 (0:45)
  • 發展部 (2:55)
  • 再現部 (4:17)
  • 尾奏 (6:00)

第二樂章:變奏曲式

  • 第一主題 降 大調 (8:02)
  • 第二主題 大調 (9:04)

第三樂章詼諧曲 Scherzo Allegro

  • C 小調主題 (16:53)
  • 法國號命運動機 (17:14)
  • Trio C 大調 (18:41)
  • C 小調主題
  • 過渡,小調至大調 (21:22) 

第四樂章快板 Allegro

  • 大調 (22:00)
  • 三連音主題 大調 (22:56)
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動機
第一樂章第一主題
第一樂章第二主題法國號動機
第一樂章第二主題抒情樂思
第二樂章第一主題
第二樂章第二主題
第三樂章主題
第三樂章 Trio
第四樂章第一主題
第四樂章第二主題

弦樂四重奏、弦樂團曲

海頓《皇帝四重奏》作品 76 第 3 首,第二樂章

Haydn: “Kaiserquartett” Op. 76 No. 3, Mov. 2

莫札特 G 大調小夜曲 KV 525

Mozart: Eine kleine Nachtmusik in G, KV 525

協奏曲

古典協奏曲
  • 協奏曲 (Concerto) 最初指一部具有對比效果的作品,可以是聲樂或是器樂。後來指獨奏樂器與樂團形成對比 (共同演出) 的樂曲
  • 古典時期的協奏曲主要是獨奏協奏曲 (Solo Concerto)
  •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,通常沒有前奏。呈式部有兩個,第一呈式部由樂團演奏,第二呈式部由獨奏樂器和樂團共同演奏。

貝多芬 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,作品 67,第一樂章

第一樂章  不很快的快板

  • 第一呈示部 (1:12-4:57)
    • 第一主題 (1:12)
    • 第二主題 (2:48)
    • 小提琴進來 (4:30)
  • 第二呈示部 (5:08-)
    • 第一主題 (5:08) 
    • 第二主題 (6:48)
  • 發展部​
  • 再現部 (16:29-27:26)
    • 第一主題(16:29)
    • 第二主題(18:37)
    • Cadenza (22:35-25:57)
第一主題
第二主題

奏鳴曲

古典奏鳴曲之奏鳴曲式
  • 奏鳴曲式是自十八世紀中葉以來古典音樂中最常見、最重要的曲式之一,常見於多樂章樂曲(如奏鳴曲、交響曲、協奏曲、重奏等)的第一樂章。
  • 奏鳴曲式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:呈示部 (exposition)發展部 (development)再現部 (recapituation)。首先,呈示部會呈現出該樂章的主題 (通常是兩個,並轉離原調至屬調或關係大調 (Sonata Form 一節中說明)。在發展部中,原有的或是新的音樂素材會做各種發展和轉調。最後,所有主題會再次出現於再現部中。

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,作品 24,第一樂章

呈示部 (0:00-4:58)

  • 第一主題 F 大調 (0:00)
  • 第二主題 C 大調 (1:12)

發展部 (4:59-6:01)

再現部 (6:02- )

  • 第一主題 (6:02) 
  • 第二主題 (7:14)

尾奏 (8:33-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