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期與風格(二)
巴洛克時期 Baroque (1600-1750)
歌劇的起源
1570, 1580年一群佛羅倫斯的音樂家、知識份子和貴族組成了稱為「佛羅倫斯同好會」(Florentina Camerata)的團體,以重現希臘戲劇為理想,發展出了一種稱為「歌劇」(Opera)的新型態藝術。他們認為希臘戲劇中的合唱部分是被演唱的,甚至所有角色的台詞都是能演唱的;主張音樂應該從屬於歌詞,主要功能為強調歌詞的戲劇效果。
歌劇使用宣敘調(Recitative)及當時盛行的單旋律歌曲(Monody)和合唱,並結合舞蹈、戲劇及舞台。宣敘調是一種新的獨唱形式,介於講話與唱歌之間,模仿講話時的語氣,能有效地表現戲劇中的對話。
早期歌劇的代表作為蒙台威爾第(Claudio Monteverdi, 1567-1643)的《奧菲歐》(L‘Orfeo, 1607)。
代表作曲家
義大利
- 蒙台威爾第 Claudio Monteverdi (1567-1643)
- 柯瑞里 Corelli (1653-1713)
史卡拉第 (父) Alessandro Scarlatti (1660-1725),
史卡拉第 (子) Domenico Scarlatti (1685-1757) - 韋瓦第 Antonio Vivaldi (1678-1741)
英國
- 普賽爾 Henry Purcell (1659-1695)
法國
- 盧利 Jean Baptiste Lully (1632-1687)
- 庫普蘭 François Couperin (1668-1733)
- 拉莫 Jean-Philippe Rameau (1683-1764) 法文歌劇
日耳曼
- 帕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(1653–1706)
- 泰勒曼 Georg Philipp Telemann (1681-1767)
- 巴哈 Johann Sebatian Bach (1685-1750)
- 韓德爾 Georg Friedrich Händel (1685-1759)
器樂
佛利亞(Folia)是十五世紀末起源於伊比利半島的三拍子舞曲,原先是由鈴鼓伴奏充滿民間野性的熱鬧樂曲,十七世紀起許多巴洛克作曲家均有以其創作的作品。
【曲例】Andrea Falconieri: Folias (1650)
奏鳴曲(Sonata)
【曲例】柯瑞里小提琴奏鳴曲《佛利亞》 Corelli: Sonata “La Folia” Op.5, No.12 (1700)
三重奏鳴曲(Trio Sonata)
【曲例】韋瓦第三重奏鳴曲《佛利亞》 Vivaldi: Trio Sonata “La Follia” Op.1, No.12 (1705)
協奏曲(Concerto)
【曲例】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《四季》Vivaldi: Le quattro stagioni
【曲例】巴赫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Bach: Brandenburg Concerto No. 5 in D major, BWV 1050
建議觀賞
巴赫第一號布蘭登堡協奏曲
巴赫第二號布蘭登堡協奏曲
巴赫第三號布蘭登堡協奏曲
巴赫第四號布蘭登堡協奏曲
巴赫第六號布蘭登堡協奏曲
聲樂
歌劇 Opera
【曲例】普賽爾〈狄多的悲歌〉出自歌劇《狄多與阿尼亞斯》Purcell: Dido’s Lement (Dido and Aeneas, 1688) 歌劇解說
宣敘調(Recitative):Thy hand, Belinda…
給我妳的手,貝琳達,黑夜已壟罩我,讓我在妳的懷中安息,我仍想活,但死亡攻佔我;現在我歡迎死亡之賓的到來。
詠唱調(Aria):When I am laid in earth
當我入殮時,願我的過失不會在妳心裡留下牽絆;記得我,啊!但是忘了我的命運。
【曲例】韓德爾〈讓我哭泣吧〉出自歌劇《里納多》Handel “Lascia ch’io pianga” (Rinaldo, 1711)
讓我為苛刻的命運哭泣,為自由悲嘆。
希望悲傷能粉碎我苦難的鎖鏈,可憐我吧。
神劇 Oratorio
【曲例】韓德爾〈一切山窪都要填滿〉(《彌賽亞》) Handel “Ev’ry valley shall be exhalted” (Messiah)
清唱劇 Cantata
【曲例】巴哈《咖啡清唱劇》Bach: Kaffeekantate, BWV 211
宣敘調:Du böses Kind…
(父親)妳這壞孩子,壞女孩,啊!要能達成我的目的:把咖啡給我拿走!
(女兒)爸爸,不要那麼嚴厲嘛!如果我一天不能三次喝我的咖啡,那我就真的是受折磨,像是乾枯的烤山羊肉乾
詠唱調:Ei! wie schmeckt der Coffee süße
唉!咖啡是多麼的香甜,
比一千個吻還可愛,
比麝香葡萄酒還溫柔。
我必須要喝咖啡,
如果有人要我,
啊!那就送我咖啡吧!
古典時期 Classical Period (1730-1820)
代表作曲家
葛路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(1714-1787)
維也納樂派 The First Viennese School
- 海頓 Joseph Haydn (1732-1809)
-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(1756-1791)
-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(1770-1827)
義大利
- Luigi Boccherini (1743-1805)
- Muzio Clementi (1752-1832)
- Luigi Cherubini (1760-1842)
重要器樂曲種類
弦樂四重奏
【曲例】海頓《皇帝四重奏》第二樂章 Haydn: “Kaiserquartett” Op. 76-3, Mov. 2
奏鳴曲
【曲例】貝多芬C大調鋼琴奏鳴曲《華德斯坦》第一樂章 Beethoven: Sonata in C Major Op. 53, Mov. 1
【曲例】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《春》 Beethoven: Violin Sonata No.5, Op. 24
交響曲
【曲例】海頓第94號交響曲《驚愕》 Haydn: Symphony No. 94
【曲例】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《合唱》 Beethoven: Symphony No. 9
協奏曲
【曲例】莫札特第15號鋼琴協奏曲 Mozart: Piano Concerto No. 15, KV 450